“幾十年過去了,但一想到1979年那場對越自衛反擊戰,心情依舊難以平靜,仿佛戰場上的槍聲,還在我耳邊響起……”參加過對越自衛還擊戰的戰士蔡國昌老人雖然退伍多年,但總會想起那時的熱血青春。 近日,記者走進香格里拉市上江鄉木高村木科灣村民小組,拜訪參加過對越自衛還擊戰的老戰士蔡國昌,傾聽著他在槍林彈雨中如何保家衛國的戰斗往事。 40多年前(1979年2月17日),祖國吹響了“自衛還擊,保衛邊疆”的號角,一代年輕勇敢的軍人義無反顧地踏上硝煙彌漫的戰場。 正值美好青春年華之際,20多歲的蔡國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他1979年1月1日應征入伍,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35112部隊一營機炮團的一名炮兵。 蔡國昌應征入伍后,隨部隊先到紅河州河口縣,再到金平縣,最后到達越南萊州省北部的封土縣,在封土縣展開了激烈的戰斗。 “由于越南北部系亞熱帶山岳叢林地貌,山地縱橫,道路少而曲折,路況很差,河多橋脆。在這種地形上攻擊前進往往要穿山越嶺,迂回涉水,大費周折,對我軍極為不利。越南的部隊擅長伏擊,躲在山洞里,我方軍隊發現不了他們,而我方的營地(觀察所)隨時被敵方炮轟、火燒,損失慘重。其次,敵方會偽裝成為我方部隊,夜晚,會把我方部隊的戰友抓走。后來,我方發現后就用方言來辨別敵友?!辈虈f,“在封土縣打仗時,子彈隨時在耳邊飛過,身邊經常有戰友不幸犧牲,能活著從戰場上回來想都不敢想。剛開始,我也很害怕,沒有受過專業訓練,但后來也就習慣了,炮彈炸過來也就當鞭炮炸了一樣。有一位貴州的戰友,不小心踩到地雷,導致一只眼睛、一條腿被炸傷,那個畫面至今仍舊歷歷在目?!?/p> 蔡國昌老人腿上有一長塊槍傷,是戰爭留下的痕跡。他說:“當時以為這腿是保不住了,但我十分幸運,彈片并沒有在留在腿里。輕傷不能下火線,當時我們所有人,沒有一個退縮的。在那種環境下,我們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?!?/p> 后來,蔡國昌去了擔架隊,主要負責運送在前線死傷的戰友?!吧仙较律蕉疾环奖?,擔架很簡單,就是兩根竹竿中間是一個布兜,或者就是兩根木頭中間繞上繩子。我們平常有5、6個人抬擔架,來回好幾趟,從山上抬到路邊,還要留意山上的敵人。到路邊后會有醫護車接應,我們也不敢停留太久?!辈虈f,“戰斗持續了10多天,連隊收查時,有斷腿、有斷臂、有的犧牲了,看著這些戰友的遺體時,悲痛萬分。這令人心碎的情景,時常閃現在我的腦海,終生難忘?!?/p> 從戰場回來后,蔡國昌于1982年1月1日退伍。 蔡國昌說:“退伍回來,國家給我安排了工作,但由于父親出車禍去世,家里無人照料,只能辭去工作回到家鄉。退伍不褪色,我們要做的就是教育好下一代,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們的光榮傳統,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?!?/p> 40多年過去了,祖國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。今天,在祖國的大地上處處是歡歌笑語,處處鮮花開放。全國人民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,過著幸福安寧的生活,盡享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。我們一定要銘記為保家衛國浴血奮戰的戰士們,他們是當代最可愛的人! |